【第1861期】千万级流量业务的Serverless实践,看FaaS给前端带来的变化
前言
现在要关心研发效能的问题。今日早读文章由阿里高级前端工程师@繁易授权分享。
@繁易,淘系技术部-Node架构组-高级前端工程师。热爱前端技术与开源,目前负责Serverless 体系建设与业务场景落地等工作。
正文从这开始~~
2019 年初,淘系技术部启动了 Serverless 研发模式升级计划。而哇哦视频作为首个落地的业务,迄今已有半年。
本次则会为大家分享哇哦视频在这半年中发生的故事,与大家一起看看在一线业务同学的眼中,Serverless 会给前端同学带来什么,而我们又能收获什么?
大纲
本次分享我会从以下三个部分出发:
业务落地
从零到一
未来抉择
业务落地
哇哦视频是在手淘首页的短视频导购业务。
“三高”业务
而其作为手淘的导购业务,其具有“三高”的特点:
流量高
稳定性要求高
迭代频率高
流量高指的是哇哦视频业务体量大,日常流量高,随着高流量所带来的,就是稳定性要求高的特点,且作为导购业务,其迭代频率也是非常高的。
开发痛点
在长达一年的开发实践中,我逐渐发现了业务在开发中遇到的一些痛点。
在这里我以最近三次首页改版的时间为例。通过下图这个时间轴,我发现整个业务迭代的过程中开发联调时间较长,从而导致需求完成时间往往会超过 10 天。
基于此我也开始在思考业务研发模式中存在的一些痛点。
首先站在整个业务的大背景来看,有两个特点:
淘系大力推行中台化战略,业务能力实现了中台化,日常需求基本可以通过中台能力组装实现
导购业务一直处于高速迭代期,从未停歇。
基于以上的背景,我们会发现在目前业务的研发模式中有着诸多的痛点。
联调
首当其冲的痛点则是联调。在联调期中前后端需要不断对数据字段、业务逻辑进行确认,从而确保需求实现的正确性,而这种密集的沟通所带来的成本是非常高的。在哇哦视频这儿,我们发现联调成本一般要占到开发成本的 30% 左右。
居高不下的联调成本,一方面使得工程师们精疲力尽,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业务的快速迭代。
业务开发的枯燥
对于业务开发来说,日常工作就是取数据调接口,枯燥且重复。
前端资源化
值得一提还有前端资源化的痛点。
在目前前后端的分工模式中,前端只负责交互逻辑与相对应的 UI 实现,对于业务核心逻辑无需过多了解。虽然这使得前端团队可以快速完成某些业务,但同样也带来了前端资源化的隐患。而在强调前端要深入业务,具有商业化思考能力的今天,前端资源化实际上是不利于前端的自身发展的。
因为很多时候前端想去深入业务,想进一步升级自己的能力,但往往会苦于没有相关场景。至于说介入后端的工作领域,毕竟术业有专攻,很多事情也掺和不进去。
研发模式升级战役
恰好 2019 年的 4 月份,淘系前端开启了研发模式升级的战役。而我也参与进去负责导购体系 Node FaaS 相关建设的工作。基于 Node FaaS 提供的能力,我开始重新思考上面碰到的业务痛点,并认为研发模式升级是可以解决以上的痛点问题的。
对于为什么研发模式升级可以解决上述提到的痛点,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:
单人负责前后端,且均使用 JS,能极大的减少沟通与联调成本,满足业务高速迭代需求
离用户最近,熟悉业务规则,业务方沟通成本低。
前端对于自身能力升级的渴望。对于身为前端的我来说,我不想也只是作为一个资源,每次被调配,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去对业务负责,也希望可以有机会去赋能业务,去做更多的事情。
而对于后端同学来说,当前端负责前后端,后端同学则可以从业务中释放出来,从而选择去开辟更多的新战场,去做更多更有挑战性的事情。
业务迁移
带着以上这些思考,我仔细阅读了业务的后端代码并梳理整体的业务逻辑,发现其具有以下的特点:
后端无状态
复杂度适中
这两个特点使得业务非常适合使用 Serverless 技术来承接。而在正式进行迁移前,我和业务方沟通了这个事情对于业务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后续规划。业务方对于技术侧的改造是没有意见的,只有一个诉求,那就是业务不受影响。
整个诉求看似简单,拆解下来包括以下三部分:
不会为技术侧改造预留时间,原定需求要按时完成
迁移后线上不能出任何问题,线上对迁移无感知
后端工作交接至前端后,对后续需求推进无影响
说起来就是既要快,又要稳,还要能扛住后续需求。而在充分梳理和分析后,我确认我可以在“不坑业务”的基础下,完成整个迁移。
在开始迁移后,事情进展比我们想象中的要顺利很多。下面是我们研发过程中的一些数据。
在迁移完成后,我又尝试接了几个需求,并对前后所用的时间做了一个对比。
可以看到在之前完成一个业务迭代,前端总共需要投入 10 天,整体投入人数是 2 人。而在研发模式升级后,前端总投入时间增加到12天,虽然看起来投入时间增加了,但是却减少了一个人的投入。总的来看还是节约成本的。
从零到一
这部分我主要我想讲清楚一个问题,那就是业务从开始迁移,到研发完成上线,这个过程中都发生了什么?
在这里我把它主要分为以下4个部分来讲述:
需求承接
本地研发
部署与调用
运维
需求承接
迁移的基础是原有需求的承接,而需求承接的核心就在于需求评估。在业务方提出需求时,我们会按照如下的节奏开始需求工作流:
召开需求评审会,确认需求与具体内容
召开技术评审会,确认实现方式与涉及到的二方平台
需求开发、发布等
经验积累总结
而在需求承接的过程中其实会遇到一个难题,那就是如何确认需求是可实现的?这是一个前期困扰我许久的问题,然而答案却也简单,那就是:如果需求的实现不涉及三方平台的,那么依据自身能力评估即可。如果是涉及到三方的需求,则需要让业务方组织技术评审会,会上确认是否该需求是可实现。
本地研发
整个本地研发,按照时间顺序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步骤:
函数开发
服务调用
单元测试
函数发布
值得一提的是,在之前我提到过:“哇哦视频作为淘系首个落地 Node FaaS 技术的项目,其开发的整个过程,也与 Serverless 体系的成长密不可分。”
所以这部分即会讲述到本地开发,也会讲述到哇哦视频从迁移伊始到上线这段时间内,给 Node FaaS 带来的一些改变。
多函数的目录结构
在这之前,主流 FaaS 项目结构如我图中所画的那样。每个函数间是相互隔离的,这样虽然比较干净,但其实也带来了非常多的一些痛点。比如跨函数逻辑复用困难,重复的依赖安装和重复的文件。
因此我们在思考,既然 FaaS 的优势在于零运维,那我们不应该为了运维的优势而强行降低开发者的效率。
因此我们提出了新的目录结构方案。在新的目录结构中,我们使得多函数可以复用同一依赖,避免重复的文件与依赖。且我们也提出了新的打包方案,每个函数入口文件都会被打包为一个函数单独部署。
至此,我们获得了应用级的开发体验,也获得了 FaaS 零运维的优势,从而达到开发者提效,专注业务逻辑开发的目标。
整洁架构的探索
在开发过程中,哇哦视频也对业务的架构做了一些新的探索。在此我参考了整洁架构的一个实践,事后证明配合 IoC 与依赖倒置,有效的减少了业务的迭代难度。
同时关于这个架构与具体的落地实践,外部有非常多的案例,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查阅。
服务市场 - HSF 调用一站式解决方案
在业务开发的过程中,一定会遇到的就是 HSF 的服务调用。为了简化开发工作量,尽可能的提升研发效率,对此我们也提供了对应的解决方案:服务市场。
服务市场囊括了HSF服务,从调用到测试的全流程支持。是我们在开发业务时的一把利器。
单元测试
在之前的 Midway 项目中,是默认支持使用 Mocha 测试的。
而正好在今年的 JavaScript 开发者报告中,关于测试框架一项,Mocha 的人气在持续的走低,而 Jest 作为近两年的新起之秀,人气在不断的升高。因此我们在原有的Mocha支持上,又新增了Jest的支持。
同时哇哦视频有着通过单测保障代码质量的需求,因此我们也打通了 FaaS 函数在内部 Ci 系统单元测试的链路。
错误处理
其实这部分与实际的代码书写风格相关,虽然说是战时盯着屏幕看监控,但是如何第一时间发现错误源于何处,是否需要处理其实是值得琢磨的问题。毕竟无效的监控一多,人就会陷入到报警疲劳中。
在这儿,哇哦视频采取对于错误采取了以下的几个小策略,确保线上可以快速定位问题:
错误分级:将错误分为 忽略/警告/重视 3 种等级,方便一眼确认重要错误
自定义错误名:将错误自定义名称,而非是笼统的 Error,方便迅速确认具体错误
携带关键信息:针对不同错误,携带不同关键信息,方便快速定位与复现问题
简单示例如下:
而在实际业务中的监控中,实际上会较容易的区分与定位错误:这样最终是对于线上问题的排查与修复是有帮助的。
Java 兜底
对于 Java 兜底,我现在就一个感觉,真香!虽然这是一个临时性的方案,但是在你出问题时还有兜底的服务可以帮忙扛着,无比安心呀。具体实现上非常简单,实际上就是在请求自己接口失败时,再去请求一次 Java 接口,确保可以提供服务。毕竟两个应用同时都宕机的几率是非常低的。
发布流程
这部分主要与代码的发布,我们提供了一站式的研发平台,来帮助你管理函数,实现版本管理与回滚等功能。
调试闭环
对于现代化的开发而言,调试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。在此 Sandbox 平台 提供了一站式的调试闭环服务。我们可以在函数中启用远程调试,然后在预发去调试代码,从而帮助我们更快的去定位问题。
函数监控
关于函数监控,在此我们也提供了一站式全功能的Node.js治理平台,Sandbox。包括运维数据、链路分析、监控告警、白屏化日志四大功能。
运维数据
在此,我们可以通过 Sandbox 提供的功能,清楚的看到当前函数的运行数据。功能也非常简洁明了。
链路分析
在阿里做后端,怎么能缺少全链路分析的辅助。
在此,Sandbox 也对全链路分析做了支持。对于函数的每个请求,我们可以查看到其链路的详情与对应的链路,帮助我们快速定位到链路问题。而针对于错误链路,在这里也能看到其对应的链路分析与错误的日志。
白屏化日志
Sandbox 也提供了白屏化日志的功能,通过查看实时日志,可以有效的了解函数情况。
监控报警
Sandbox 提供了监控报警的功能,在这里我们可以设定自己的报警项。在报警触发时,会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实时通知到同学。
配合之前提到的那些功能,可以使得快速发现并定位修复故障。
FaaS 的业务能力
基于以上的这些功能,与哇哦视频业务长达半年的实践与踩坑,我们可以说:
“FaaS 函数工具完备,完成业务就像是搭积木一样!”
如果有相关业务需求的同学,可以大胆的放心的使用 FaaS 去完成。
未来抉择
这部分是业务迁移 FaaS 半年后,个人的一些思考与总结。
研发模式升级推论
首先先看一个研发模式升级的推论。
因为:我们在技术上使用 Serverless
所以:实现前端能力升级
结果:助力业务先赢
这个推论听起来好像是很正确的一件事情,但却让我想起我之前听到的一个故事。
故事:科技改变生活
都说科技改变生活,以前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,要去图书馆查资料。而现在,遇到不懂的问题,我们只需要掏出手机,然后,你就会忘记这个问题。
而这个故事和之前研发模式升级的推论,在我看来是差不多的。虽然我们有了新的方式去解决问题,但最后的结果可能天差地别。
在这里我就发现前端能力升级,并不一定能助力业务先赢,这也是困扰我长达半年之久的问题。
我在哇哦视频的选择
“研发模式升级究竟能否助力业务先赢?”
这个问题就像心魔一样在我心头萦绕,但遇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。总得试试看,因此在半年内,分为 3 个阶段,我做了如下的一些尝试。
支撑(19.06 - 19.09)
第 1 个阶段我称为支撑,时间是19年的6月份到19年的9月份。
在这期间我对自己的要求就只有一个,那就是“活下来”。因为首先要能做业务,才有后续与业务谈价值的可能性。否则都只是空中楼阁罢了。
对话(19.10 - 19.11)
第 2 个阶段我称为对话。
在能做业务的基础上,我开始尝试去理解业务数据,主动去沟通、学习、了解相关业务领域知识。并且在遇到问题时会习惯性与业务方进行沟通,看看这个问题,从业务视角出发是如何理解的。
助力(19.12 - 至今)
第3个阶段我称为助力。
在逐渐理解业务规划、与业务方也有了一定的信任后,我开始尝试参与部分业务规划,与业务方一同去挖掘痛点。同时同时站在技术的角度上做一些技术预研,尝试为业务带去更多的发挥空间。
抉择
在我刚提到的第一阶段“支撑期”时,我经历了非常长一段时间的思想抉择。
在我可以支撑业务时,当时的我面临着两个选择:
做一辈子的业务工具人:业务说什么我做什么,承接需求就好
尝试做一次业务合伙人:试着给自己提出的问题(研发模式升级究竟能否助力业务先赢?)找一个答案
当时的纠结在现在看来,主要是以下几点:
作为一名技术同学,尝试着做非常多看起来与技术不相关的事情,风险高难落地拿不到结果
受非技术因素影响多,业务的走向与起起落落,并非是技术可解的问题
做成了可能与技术无关,做不成却一定有自己的问题
但最终我还是选择尝试做一次“业务合伙人”,因为我觉得如果研发模式升级如果不能证明它能助力业务先赢,那么整个战役实际上是失败的。对于自己而言,也只是简单的完成了一次业务迁移的过程,而没有真正的去解决问题。
比起拿到迁移的结果,我更想知道研发模式升级的答案。
业务对话
在下决定后,我开始按自己的思路去做这一切的事情。
首先是对既有经验的一个学习。正好最近阿里经济体前端委员会在阿里技术论坛出品了《技术与业务同行》这个专题,里面有非常多业务思考的文章,细细拜读后收获颇多。
在拜读相关文章后,我开始主动去了解业务的数据,目标与未来的规划,且在此基础上,我开始主动要求与产品经理,去做一个沟通,希望能去与业务方,共同了解整个产品业务的规划与交流。
在这之后,我被邀请去参与哇哦视频用户调研活动。这也是我第一次面对面的去与用户对话,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。而在与用户面对面沟通后,我发现自己业务思考上的诸多盲区。这件事情也是一个警醒,虽然我自诩为前端是离用户最近的岗位,但实际上与用户面对面之后,才知道实际上相差甚远,比起自嗨,我们仍然需要更多的去倾听用户的声音。
例子:承接手淘 Push
哇哦视频的业务方之前一直存在一个痛点,那就是业务入口流量不足。在与业务频繁对话的那段时间,这个问题时常会被提起。
针对这个问题,我开始尝试与业务方讨论有没有相应的解法,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使用手淘 Push 消息的能力来为业务导流。与业务方沟通并达成一致后,技术侧迅速开始了改造,为哇哦视频新增了承接手淘 Push 的能力,且随着消息的推送,不断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优化。在多日的持续优化下,哇哦视频通过手淘 Push 实现 UV 单日最高提升 20%+的结果。
而在经过这件事情后,我想我找到了“研发模式升级究竟能否助力业务先赢”这个问题的答案:Serverless 是前端撬动业务场景的一把利剑。
总结:FaaS 给前端带来的变化
在我之前写的文章《哇哦视频 ❤️ FaaS - 迁移前后的那些事儿》中,公司的同事留了一句评论:
而对于我来说,后续的目标则是希望在助力业务成长上去探寻到更多的可能性。基于 FaaS 的研发模式升级,实际上是为了助力业务先赢。
我们不要因为走得太远,而忘记为什么出发。
关于本文 作者:@繁易 原文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GNR0VM9s_6NKTMELPg8i4w
为你推荐
【第1808期】2019年终云时代的Node FaaS技术展望